近日,四川瀛絡律師事務所里,一身高近1.5米的法律機器人“律夢夢”正式上崗。當市民語音提問,它能在顯示器上自動彈出答案,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,并匹配相應的法律法規及案例。同時,其還儲備了7000多部法律法規和海量的案例,供客戶參考。據介紹,點開機器人頁面有語音咨詢和法律咨詢等多個選項,選擇語音咨詢后,就可以直接與機器人對話。其內容包括了“12348服務熱線”“遠程視頻服務”“政策法規”、“法援案例”等。法律機器人的出現,在程度上解決了普法不精準問題。與傳統的法治宣傳教育相比,往往是組織者想普及的法律,卻不是群眾想了解的法律,而有了法律機器人,群眾咨詢什么法律問題就可以得到相應的答案,實現法治宣傳教育的精準化。服務更全、獲得更方便、使用更簡單我國擁有14億人口,卻只有30萬律師,平均下來5000個人才有一個律師。而3億多人口的美國,律師高達130萬,律師與國民人口比是中國20倍。此外,我國城鄉差異太大,主要的法律服務資源集中在大城市,越往中小城市,越往農村基層,法律服務提供力量越弱。而法律AI機器人的出現實現了快速處理普通的訴訟事件,地緩解法律服務人員不足的問題。從工作效率上看,法律AI檢索能力遠高于人工檢索,且對應的法規準確率極高,能夠有效地提供法律分析服務。因此,目前在國外律師事務所辦公中,現有的法律機器人已開始取代部分初級律師的工作。百花齊放,智能化法制時代或將到來目前,在市場和技術的雙重作用下,法律服務正在進入AI時代,國內也出來了越來越多的法律服務機器人。如北京市豐臺區政府服務大廳,負責開展法律宣傳、法律服務的“豐小宣”、淄博市周村區法律援助中心的“法小寶”、北京市一中院訴訟服務大廳的智能導訴志愿者、成都崇州人民法院的“小崇”以及中國“智能化東盟爭議解決員”等。事實上,在法律人工智能技術團隊的不斷努力下,法律AI幫助傳統的法律服務機構完成了人工短期內無法完成的工作量,法律AI也正逐漸被行業所認同。而法律AI的出現不僅解決了傳統法律市場上的人才短缺問題,還提高了法律服務機構的工作效率,推進了智能化法制時代的到來。